Tuesday, October 31, 2006

你最好記起來系列 - ACHILLE CASTIGLIONI







http://www.designboom.com/achille.html
頭一次看到Arco的人,對它的感覺通常是:它會不會重心不穩翻過來?的確,對一支拋高達250cm,寬度超過2米的大傢伙來說,視覺比例上,不過50幾公分高的底座似乎不太夠份量……
設計師阿奇列.卡斯提庸尼(Achille Castiglioni),是位生於米蘭,卒於米蘭,享壽八十有四的義大利設計大師,在他長達五十七年的設計生涯中,配合過的廠商條列出來足可編成一本完整的設計品牌名錄,從Alessi,Brionvega, Flos,Olivetti到Lancia,Zanotta,Cassina,Bernini,Daneses…,設計過的產品更是包羅萬象,從家具,燈具,電器,事務機器,乃至於汽車,都曾留下Castiglioni涉獵的足跡。
而這款1962年為Flos設計的Arco Floor Lamp,不僅是Flos的創業成名之作(一直到現在,Castiglioni過世已四年,Flos的首頁上還寫著 Ciao Achille,thank you for everything,和他調皮的半掩面肖像,代表Flos對一代大師的懷念),而且毫無疑問的,它已成為拋物線燈(後簡稱拋燈)的經典範例。
一個視覺遊戲
頭一次看到Arco的人,對它的第一個感覺通常是:它會不會重心不穩翻過來?的確,對一支拋高(拋物線頂點)達250cm,寬度超過2米的大傢伙來說,視覺比例上,高不過50幾公分的底座似乎不怎麼夠份量,再加上Achille玩了一個視覺上的遊戲,選擇了灰白色大理石做底座,更讓它顯得有些岌岌可危;為了突顯這種材質重量對比上的趣味,Flos還曾在媒體
廣告上安排了一位半裸猛男吊掛在Arco的燈桿上。
大概很少人知道,這款和Flos公司同齡的立燈,在Achille Castiglioni設計發想之初,是要當做餐燈使用。
歐洲古蹟多,超過百年歷史的民居更是司空見慣,在這些老房子裡,要做任何的配線
裝潢,不僅有法令上的限制,更有實際上的困難,這也形成歐洲人不習慣在家裡做固定光源的習慣,因此,一盞不需要從天棚佈線又可以隨意移動的餐燈就顯得有它的必要性,而特別高的弧頂高度則是為了讓人可以從下面走過去。
三種高度變化
為了適應不同的使用狀態,不銹鋼燈柱分成伸縮三節,可以做三種不同的高度變化,底座則是白色的銀狐灰大理石,上面的圓孔則是出於搬運上的考量,最精采的還是燈罩的設計,乍看簡單的球形燈罩,實際上是由一個頂上打滿圓孔的半球,外套上另一只3/4球的鍍鉻燈罩所組成。
這樣的設計不僅解決並簡化了燈罩與燈柱間關節的外觀問題,讓造型更加簡潔單純,頂上的打孔一方面解決了燈泡的散熱問題,再者,亮燈的時候,透過圓孔斜照出的橢圓形光影,讓它不只是一只餐燈,更有ambient light(氣氛燈)的不同感覺,同時也呼應了圓形燈罩的設計主題;往下是光線集中的主燈,往上是光線柔和漫射的ambient light,一盞燈可以有兩種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,豈不妙哉。
少即是多
建築師Mies說:少即是多(Less is More),Arco就是絕佳典範;很多人從字面上解釋,以為所謂現代主義的精神便是東西做的簡單就好,那完全曲解了這句話的意思;為了成就簡潔精鍊的外觀,其所顧慮的層面,背後所做的努力非常多,這才是Less is More的真正意義所在。也難怪四十年過去,Arco始終有它無法取代的經典地位。(本文作者為Design Mania電子報版主)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Chinatimes/ExteriorContent/Life/Life-Main/0,4381,news-content+11051802+112006072100351,00.html


No comments: